近年厦门对台跨境电商海运快件增长迅猛。厦门对台海运货量占出口跨境电商货量的比例为约90%,对台跨境电商交易额从2019年的50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10亿元;对台海运快件运量从2021年的3224TEU增长到2023年的2.8万TEU,2023年比2022年增长324%。
一是设立两岸融合发展厦金示范区,打造跨境电商综合物流平台。在厦门临港设立两岸融合发展厦金示范区(以下简称“厦金示范区”),持续发掘厦金航运潜在业务,协同福建及周边和内陆地区参与两岸在海洋经济、农村产业和传统工业等领域的交流合作。厦金示范区以厦金物流集散枢纽中心为核心定位,建设快件监管场所、对台跨境电商退货中心、进境水果和冰鲜水产品监管中心、国际集拼中心、国际物流分拨中心、海运快件和跨境电商集货中心。根据货物属性和监管要求,在区内设立海关监管区和普货区,探索开展不同物流模式和多种监管方式下的分拨、拼装业务,配套先进的设备设施,实现物流全流程向信息化和智能化转变。
二是加强与台湾平台企业合作,丰富航线货源。鼓励两岸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开展深度合作,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,吸引台企和个人在厦门开展电商业务,开拓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。加强与台湾相关厂商合作,鼓励在厦门设立海外仓,将台湾优质商品销往全国各地。大力开发回程冰鲜水产品、水果等货物,降低回程空箱比例,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。
三是培养跨境电商人才。加强两岸在跨境电商物流、航运、仓储等领域的合作和交流,定期互派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到港航企业、专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研修、培训或挂职锻炼,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。探索校企合作,支持相关高校培养跨境电商、国际贸易、物流管理和关汇财税等复合型人才。推动出台跨境电商人才招引政策,创造良好的人才引进、培育和留住环境。